你不知道的小商品加盟店的發展故事
2017年04月21日 11:19 來源:渠道網近跑男的開播使得許多人聽到了“雞毛換糖”的故事,其實這也正是義務的發展過程。在每一次的抉擇中,吸收其他人的經驗是至關重要的,小編為您分享一下小商品加盟商齊東的故事,相信看到了本篇后會為您的創業發展有所幫助。
齊東,浙江市場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、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浙江辦事處主任,是國內批發市場研究領域的導師,2000年以來長期入駐義烏,專門從事義烏市場發展研究。
齊東對義烏代小商品經營戶的評價很高:“他們是義烏小商品市場和現代經濟的基石,他們完成了從農民到職業商人的跨越,在義烏經濟發展史上寫下了很重要的一頁,他們也是義烏區域商業文化的一筆重要創收?!?/p>
齊東說,義烏代小商品經營戶的發展歷程給我們的啟示是,每個人在任何時期都要跟著歷史的發展,不斷提升自己的理念和知識結構,學習生活和工作技能,與時俱進,永遠站在歷史發展的前沿上。
開創義烏現代商業的先河
筆者:義烏人素有“雞毛換糖”的傳統,有人說,義烏商人自古有之。
齊東:義烏人從事“雞毛換糖”,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。農民用自家生產的紅糖去換雞毛,這種以貨易貨的經濟形式,是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組成部分?!柏浝蓳睆氖隆半u毛換糖”,是為了養家糊口,不是為了**,他們依然是傳統農民,而不是職業商人。
筆者:農民是怎么向代職業商人轉型的?
齊東:在改革開放之初,義烏農民的生活發生的變化主要表現在:土地承包到戶;做一些副業,如“雞毛換糖”和賣豆腐。
一些“貨郎擔”發現,用小百貨去換雞毛,不如直接銷售小百貨,因為后者直接拿到的是錢,而且回報更加豐厚。這時候,賣的東西變成了工業品,交換方式變成了錢物交換,交易的目的是為了流水。經濟性質發生了質的變化,形成了商業鏈條。這種情況下,小商品批發市場應運而生,農民變成了職業商人。
筆者: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種轉型?
齊東:從農民向職業商人轉型,開創了義烏現代商業的先河,是破天荒的,這是代小商品經營戶大的貢獻。
筆者:為什么在那個年代會出現那么一批人,來完成這樣的歷史使命?
齊東: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,是義烏社會發展到**階段必然出現的經濟現象。早在1860年鴉片戰爭開始,中國就出現職業商人了,但是長期以來,在貧困地區的農村,一直沒有出現職業商人。改革開放初期,由于政策環境寬松,在義烏經商得到了政府的支持。在這種背景下,有那么一批有著“雞毛換糖”家史的人,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商業領域,朦朦朧朧地成長為職業商人。
上一篇:任何職業都可能獲得成功 下一篇:小商品加盟店的發展故事